東莞利鴻塑膠訊:
TPE產品表面效果解讀-問題(八):銀色條紋
原 因:以注膠口為中心呈現放射狀條紋的表象,有很多銀白色的條痕,基本上是順著TPE原料的流動方向產生。
現 象:是TPE材料中的水分或揮發(fā)成分氣化致使的。其中,在塑化進程中卷入或模具內存留的空氣也會致使這一表象的發(fā)生。這種現象是許多不良條件累積后發(fā)生的,有時要抓住真正的原因很困難。下面東莞利鴻塑膠給大家總結了一些可能會出現的原因:
1、原料中如果有水分或其他揮發(fā)成分,未充分烘干,則表面上就會產生很多銀條。
2、原料中偶然混入其它原料時,也會形成起瘡,其形狀呈云母狀或針點狀,容易與其它原因造成的起瘡分別。
3、原料或料管不清潔時,也容易發(fā)生這種情況。
4、射出時間長,初期射入到模穴內的原料溫度低,固化的結果,使揮發(fā)成分不會排除,尤其對溫度敏感的原料,發(fā)常會出現這種狀況。
5、如果模溫低,則原料固化快也容易發(fā)生狀況,使揮發(fā)成分不會排出除。
6、模具排氣不良時,原料進入時氣體不易排除,會產生起瘡,像這種狀況,成品頂部往往會燒黑。
7、模具上如果附著水分,則充填原料帶來的熱將其蒸發(fā),與熔融的原料融合,形成起瘡,呈蛋白色霧狀。
8、膠道冷料窩有冷料或者小,射出時,冷卻的原料帶入模穴內,一部分會迅速固化形成薄層,剛開始生產時模溫低也會開成起瘡。
9、原料在充填過程中,因模穴面接觸部分急冷形成薄層,又被后面的原料融化分解,形成白色或污痕狀,多見於薄殼產品。
10、充填時,原料成亂流狀能,使原料流徑路線延長,并受模穴內結構的影響產生磨擦加之充填速度比原料冷卻速度快,GATE位置處于筋骨處容易產生起瘡,成品肉厚急劇化的地方也容易產生起瘡。
11、GATE以及流道小或變形,充填速度快,瞬間產生磨擦使溫度急升造成原料分解。
12、原料中含有再生料,未充分烘干,射出時分解,則產生起瘡。
13、原料在料管中停留時間久,造成部分過熱分解。
14、背壓不足,卷入空氣(壓縮比不足)。
解決方案:因此,對吸潮性資料在成型前進行充分地枯燥及下降易發(fā)生分化性氣體資料的成型溫度都是非常必要的。
注塑機:
1.熔膠表面溫度太高。 降低射料缸溫度。
2.塑料滯留在射料缸的時間性太長。 減少總過期時間。注塑量對注塑機來說太小。
3.熔膠溫度太低以致模具填充時間不穩(wěn)定。 增高射料缸溫度。增高射嘴溫度。增高模具填充
速度。
4.溫度控制器不精確,使控制有差異。 檢查溫度控制器是否精確且具控制力。
5.注塑料壓力不足。 增加注塑壓力。
模具:
1.模具表面溫度太低。 增高模具溫度。限制冷卻劑流經模具的速度 。
2.注塑件上有部份未塑化的塑冷料。 增加冷卻穴的尺寸。擴展流道尾部以形成附加的
塑料冷卻料穴。使用電力加熱的射嘴和注口套。
3.流道和澆口太小或長度太工,引起塑料在 如有需要,增加流道直徑和澆口的深度。
輸送時凝結。
4.模具表面的模具脫模劑過多。 用白酒精轍底清潔模具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