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塑化網(wǎng) www.PVC123.com 訊:
廢塑料煉油騙局開始的時候,張某親眼看到油管里汩汩地流出了汽油時,他相信自己找到了致富之路,他甚至都盤算好了到哪里收集廢塑料、把廠址建在哪里這些細節(jié)問題。然而,等他交齊了設備款后,等來的卻是北京中科新時代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被查封的消息,他才知道“廢塑料煉油”不過是這家公司給他設的廢塑料煉油騙局圈套。
逃亡達3年之久的騙子黃長江終于在2005年落網(wǎng)后,被市檢察院第一分院以涉嫌詐騙罪提起公訴。在這起荒誕的詐騙案中,騙子的手法總讓人覺得有些哭笑不得。事實上,這家公司不止騙了張某一個人,他們用這個圈套騙了全國76人共165萬余元
甘肅的張某被北京新時代公司一則廣告所吸引,他千里迢迢來京,聽完該公司業(yè)務員一番神乎其神的介紹,半信半疑的張某又交了800元試驗費后,于當天下午,來到位于大興的煉油基地。
在煉油現(xiàn)場,一名工人先稱出5公斤的廢塑料倒進鍋爐,然后又放進一小包催化劑開始煉制,邊操作邊講解。40分鐘后,出油管里果然分別流出了5斤汽油和5斤柴油。為了證明油的品質,這名工人還把煉成的油灌進發(fā)動機??吹桨l(fā)動機飛速地轉動起來,張某的臉上露出了笑意。
隨后,張某立即與對方簽訂了“廢塑料煉油設備及技術轉讓”合同,購買了一套價值36000元的設備并交納了1200元的技術加盟費及托運費。他還參加了該公司的培訓課,學習開爐、停爐檢修等操作技術。公司還頒發(fā)給他授權證、相關部門的油料檢驗報告等。一切都顯得非常正規(guī),張某滿心歡喜地返回甘肅。
然而,設備到手后,張某卻再也笑不出來。廢塑料根本煉不出油來,看著出油管里流出的是一堆黃稠的東西,張某方知上當。
2月19日,北京市宣武區(qū)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接到張某的投訴后,立即對新時代公司的煉油生產(chǎn)基地進行突查。在一封閉的房間里,一名工人正在往一個兩米高的油槽里倒成品油……執(zhí)法人員當場搗毀了這個基地,找到了埋在地下的暗管。廢塑料能煉油的彌天大謊也由此被揭穿。當天,新時代公司7名犯罪嫌疑人被抓獲歸案。
7人騙倒70多人
7名犯罪嫌疑人均來自湖北安陸,他們里應外合,扮演不同的角色。黃長江負責接待客戶并通知基地的人做好準備,事成后安排簽合同;楊崇國的小舅子包耀紅陪客戶往返于公司和基地之間;金光斌和金必琳兩人燒鍋爐演示煉油過程,發(fā)暗號;事先藏在暗室的張加田和梅明斌聽到鼓風機響就在暗室倒油……41歲的蔣明申是由妹夫包耀洪介紹來公司的,他負責開車接送客戶,有時還拉金必琳和梅明斌到加油站買油。當他發(fā)現(xiàn)自己卷進騙局時,曾想退出,但懾于威脅,加上分文未掙,只好留了下來。另有幾人也曾動搖過,但都被阻止了。
從今年1月5日至2月19日案發(fā),全國有20多個省市的70余名消費者被卷進這場騙局。他們中有機關人員、下崗工人和農民,很多人來自貧困地區(qū)。浙江的李某夫婦都是殘疾人,一家人月收入只有三四百元,他們購買設備的兩萬元是四處籌借來的。得知血汗錢被騙,所有受害者都心痛不已。
合謀演繹“天方夜譚”
去年11月,43歲的黃長江在火車上認識了老鄉(xiāng)楊崇國。楊崇國想成立公司轉讓廢塑料油化技術,黃長江當即表示出濃厚的興趣。12月初,楊指使黃長江用假身份證通過中介公司注冊了北京中科新時代發(fā)展有限公司。楊崇國是法人,黃長江任副總經(jīng)理,銷售時代牌廢塑料煉油技術及設備。
該公司號稱能夠變廢為寶的廢塑料煉油設備即裂解反應釜,從外形上看,不過是3個連在一起的鍋爐,它是楊拿著設計好的圖紙找鍋爐工訂購的?;亟ǔ珊?,黃曾經(jīng)當著公司的人將廢塑料放進鍋爐內,結果出油管里流出的是帶有塑料味的黃色粘稠體。從一開始,他們就心照不宣,用廢塑料煉油只不過是天方夜譚,而添加的催化劑也只不過是活性炭。
為了讓騙局更加逼真,他們將出雜物的管子關掉,在離鍋爐房不遠處建了暗房,并在地下埋入暗管道。每次煉油時,一名工人躲在暗房,等待外面的人發(fā)來信號,將事先準備好的成品油倒進一個鐵皮油槽。這些油順著埋入地下的暗管流經(jīng)冷凝器,然后從3個冷卻塔底下的管子里流出。這樣就給不知情的參觀者造成一種錯覺:廢塑料經(jīng)設備加溫后裂解成汽、柴油。客戶走后,他們再將鍋爐內被燒化的廢塑料倒掉。
此案發(fā)人深省
近幾年,隨著對廢塑料回收利用的重視,廢塑料油化技術成為熱門。專家指出,國內外廢塑料油化技術尚處于試驗階段,由于二次污染、產(chǎn)品質量和經(jīng)濟成本等問題未解決,目前距實用階段尚有很大距離。目前,國內廢塑料油化技術工藝系統(tǒng)化差,設備簡陋和技術水平低。專家建議,禁止廢塑料油化技術的轉讓及設備生產(chǎn)和項目建設。以防廢塑料煉油騙局的再次重演。
據(jù)黃長江等人交待,他們送去有關部門檢測的樣品并非來自該基地,而是事先到加油站買的成品油。相關部門并沒有對樣品的來源提出質疑。憑借相關部門的證明和媒介的廣告,再加之別出心裁的騙技,黃等人堂而皇之地騙取巨款。檢察機關認為,黃長江等人的詐騙行為之所以能得逞,有兩方面原因。
廢塑料煉油騙局中一是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翻新。他們利用人們對高科技的盲目崇拜,憑借其打出的虛假廣告和障眼法,致使受害者落入他們精心設下的陷阱。另外,大多數(shù)受害者盲目求財、致富心切而放松了防范意識,缺乏起碼的辨別能力也給了犯罪分子可鉆的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