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加潤滑體系的操作彈性
好的潤滑體系不僅具有潤滑作用強、潤滑劑用量少及前述的一些優(yōu)良性質,還應具有較寬的操作彈性,如配料比的微小差異、工藝條件波動(如溫度、主機轉速的變化等)時,塑料加工從業(yè)者希望潤滑體系仍然處于平衡狀態(tài)。這就要求內、外潤滑劑不僅要強強搭配,還應具有較大的操作彈性。
PVC塑企業(yè)服務中心 技術專家曾德漂認為,增加潤滑體系的操作彈性可以從兩方面加以解決:不用或少用易揮發(fā)的潤滑劑(像石蠟、Hst及硬脂酸丁酯等較易揮發(fā)),在整個加工的中、后期,因溫度等工藝參數(shù)的波動而影響了它們揮發(fā)的程度,從而造成平衡系統(tǒng)失衡。用一些既有極性基團又有超長烷基的化合物,如褐煉酸的衍生物,脂肪酸、脂肪醇的低分子聚酯類OPE等內、外潤滑劑,內、外潤滑劑均能在不同程度上自動調節(jié)潤滑平衡。一旦因某種原因顯示內潤滑作用不足,外潤滑作用過剩;或相反現(xiàn)象,配方中如果有一定數(shù)量的上述內、外潤滑劑,可在一定程度上自動調節(jié),使過剩的外潤滑作用轉變?yōu)閮葷櫥饔?,或內潤滑作用轉變?yōu)橥鉂櫥饔?。這種現(xiàn)象的產生是因為工藝條件的變化改變了樹脂熔體與潤滑劑的表觀溶解度所造成的。